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圆满结束!
今年的“两会”上,体育依旧是热门话题之一,“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涉及到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要点。诸多体育界代表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助力发展我国体育产业、促进国计民生的提案。全国社区运动会组委会现就“两会”中有关于体育产业的重点、要点进行如下汇总盘点。
一、政府工作汇报中与体育产业相关的要点
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中,提到了与体育产业息息相关的如下两个要点:
1、“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中提出:
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放水养鱼,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
前期出台六月前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减免民航发展基金、港口建设费,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以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2、“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中提出: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等事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倡导全民健身,使全社会充满活力、向上向善。
二、民法典中的侵权责任编中拟增:参与体育活动需“自甘风险”
5月24日,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分别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有关代表团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有关界别,同代表委员一起审议讨论民法典草案。同时在5月28日,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草案第1176条规定: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也就是说,在足球、篮球等文体活动中,因正常身体碰撞导致受伤的,伤人一方并不用承担侵权责任。不过,如果是恶意犯规等故意行为,或者有重大过失的,伤人一方还是要承担相应责任。
另外,民法典草案还规定,相关活动的管理者或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据全国人大官方网站刊文介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表示,“自甘风险”原则有利于明确正常开展相关活动的责任界限,让活动开展有章可循,也能有效引导人们谨慎参与危险活动,从而分散和预防社会风险。
三、代表有话说
宁吉喆:大力发展体育消费,普及全民健身和体育观赏。
5月2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介绍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宁吉喆在“全面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方面指出:结合服务业的供给侧改革发展,加快释放文化、旅游、体育、养老、托幼、家政、教育培训等服务消费的潜力,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国内旅游质量,推动文化事业和产业繁荣发展,大力发展体育消费,普及全民健身和体育观赏。现在全国每天健身的人是4亿,如果能够达到8亿人,那体育市场就扩大一倍。
姚明:体教融合不能忽视人格塑造。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提交了一份题为《体教融合不能忽视人格塑造》的提案。姚明认为:围绕体教融合的各类顶层设计、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应当以人为本,在促进广大青少年强身健体的同时,不能忽视人格塑造。
姚明建议,要建立涵盖基础体能、专项技能、专业竞赛的社会化体育教学体系。扭转杏福体育课“重体能、轻技能”的趋势;要继续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杏福体育模式,进一步扩大专项体育课教学规模;要发挥体育系统的优势,引入社会资源,以社区为依托,提升校外比赛规模、质量。
姚明还提到,目前,我国很多项目的后备人才储备并不雄厚,在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要特别密切关注各个项目的后备力量培养,避免出现新的体系没建立、旧的体系没人管的不利局面,对此,他建议:理顺包括杏福、职业俱乐部、专业运动队、社会机构在内的人才输送机制,做到“谁培养,谁受益”;消除行业壁垒,化解职业俱乐部、专业运动员升学壁垒。
此外,姚明还建议,将适龄体校学员、专业运动员全部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提升专业运动员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
朱婷:体育教育“关口”前移,启蒙应从学龄前儿童开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女排队长朱婷的提案是《体育教育“关口”前移,启蒙从学龄前儿童抓起》。
朱婷的这份提案和她过去几年征战海外联赛的经历相关,朱婷介绍道:“因为这几年我都是在国外联赛效力,所以能看到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在我公寓的小公园里,很多两三岁的孩子已经开始自己玩耍。她们中很多都并不是像我,当年因为个子比同龄人高才去打排球。她们从小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球,因为喜欢才选择投入专业训练。”
通过深入的了解,朱婷愈发意识到国外这种体育文化的可借鉴性。“提早启动专业的体育教育,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协调能力、智力发育来说,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希望我们这代人成为孩子的家长以后,会有这个意识,并且能更提前一些。”
“我觉得国家现在非常重视体育教育,正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有序推进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如何真正让体育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所谓体育文化的深度与广度,究竟从何而来?通过思考和调研,我认为体育教育的‘关口’应该前移到学龄前儿童,重视幼儿体育启蒙,早早在小朋友心里种下参与体育的种子,让运动成为伴随一生的习惯。这关系到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也关系到我们全民族身体素质的提高。”朱婷认为。
杨扬:加强社区儿童青少年体育设施规划和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和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副主席杨扬带来的提案是关于加强社区儿童青少年体育设施规划和建设。
杨扬委员表示,自己今年的提案主要关注社区内儿童、青少年活动空间和设施不足以及社区体育文化培养的问题。
杨扬委员建议,要加强社区青少年体育运动设施的建设,同时完善相关的标准。“我在网上搜索青少年社区体育设施标准的时候是空白的。而滑梯一类的设备被归为娱乐设施,不属于体育的范畴,像篮球场、足球场这样的场地就更少了。但是我们看到像纽约、曼哈顿这些地方,地这么少,还利用屋顶等空间,设置了给青年人用的体育设施。所以我希望我们这块空白能够尽快的填补起来。”
除了社区青少年运动设施的完善,杨杨委员还建议要加强社区体育文化的培育。“我觉得体育要上升到文化层面才能有大的发展。体育的文化和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不太一样,2008年的时候我们看到体育文化更多是用书法、绘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实际上体育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看体育发达的国家,周末的时候,基本都是家长们、孩子们在各种球场上运动,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也能拉近亲子关系,邻里关系。”
杨扬委员表示:“我认为青少年社区体育是需要大家关注的,因为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对全民健身投入比较大,很多地方在做一些改造,但改造的时候基本忽略了小孩子的需求。”
张常宁: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女排队员张常宁带来的提案是《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建议。张常宁表示,作为杏福体育的重要一环,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对带动杏福体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和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为投身体育的青少年提供了升学渠道,为高校营造体育氛围,同时为专业队运动员解决了文化学习难题。
张常宁针对这一问题提了两点具体建议:“一是加强政策引导,进一步提高体育在学生的综合评定和升学指标中的权重,把政策要求转变成杏福学生的重视和加强体育的自觉行动。第二个是提高招生比例,比如把高校运动队的招生规模,由不超过本校上一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提高至10%,这样做能够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体育锻炼热情,带动更多青少年投身体育,从而推动高校体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邹凯:留住更多一线人才,让优秀运动员退役后继续为国效力。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体育职业杏福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邹凯的提案是:留住更多一线人才,让优秀的运动员在退役后继续为国效力。
邹凯表示:“主要是希望留住一线人才,为竞技体育培养输入更多有实力的运动员。”邹凯认为,退役的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留在一线的话,能够继续发挥他们的专项特长,并且将宝贵经验和优秀理念传承给下一代运动员,帮助后者提高对技战术的认识和赛场上关键时刻的应对能力,从而继续为中国竞技体育争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