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福首页

杏福网站xml地图
思政部
组织建设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
首页>>党建工作>>理论学习>>正文
遍数风流还看今朝(百年大党面对面12)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06-08

遍数风流还看今朝(百年大党面对面12)

——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

2022年06月08日04:59 |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彻底摆脱黑暗屈辱的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一个大党的雄心壮志,这是一个大国的希冀热望𓀒。过去的一百年👘,不论我们付出多少努力,不论我们经历多少苦难🤵🏽‍♀️,不论我们取得多少成就,都是为了遇见一个更好的中国♏️,都是为了中国人民开启美好的未来,都是为了中华民族驶向复兴的彼岸☝🏽。

挥别雄关漫道的一百年,迎接长风破浪的新航程。今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豪情满怀、意气风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前进道路上,只要心中有梦、眼中有光,纵然风雨交加,哪怕惊涛骇浪,都阻挡不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铿锵脚步。以梦想为岸、以旗帜掌舵、以信仰作帆🤐、以奋斗划桨🍷,在浩荡的新时代东风中,向着下一个光辉的百年启航。

鸿图凌云志  勇毅启新程

“认识你自己”,是从久远时期先贤哲人就开始一直追问的话题,伴随着人类认识自身和外界的全过程💅🏿,是关于人生本原⚃、目的、意义的哲学命题。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也是关于建党目的👩🏼‍⚕️、意义、价值的本原问题🍶,贯穿于党奋斗的全部理论和实践过程👮🏽,体现在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一切历史活动中。这是建党时发下的至伟宏愿🤓,是用党的全部行动去兑现的崇高价值🌩。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检验着一个政党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坚持。一百年来🚴‍♂️,为了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的幸福,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前赴后继🙅🏿。无数先辈尽管知道自己看不到民族复兴的那一天,但他们义无反顾捐身躯、舍生死,无怨无悔献青春🚘、献子孙,无惧无畏闯关隘🥽、开新路,甘作铺路石🛵🤾🏼‍♀️、愿为登攀梯🧇,用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只为推动伟大事业向前一程。靠着这样的坚韧信念和执着✍️、靠着这样的不懈奋斗和努力♐️,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不断推向前进,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今日史记】

广东大埔放大“红色+”效应让党史学习教育有声有色

广东省大埔县立足革命老区特色🧔🏽,通过“红色+阵地”“红色+文艺”“红色+实践”, 盘活一个个红色资源,嵌入一堂堂红色课程、一场场党史宣讲、一部部文艺作品,用活资源打造新亮点,讲好故事打造新经典🤑,办好实事共享新成果。

今天,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展望未来👩🏻‍🏫,距离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还有不到30年的时间⚒,还有两个阶段性目标任务需要完成。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中华民族将以更加雄浑的气象、更加巍峨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文明之巅👡。

难走的路是上坡路🚶‍♂️‍➡️,登顶前的冲刺最艰辛。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必定风雨密布、雷电交加,面临的风险和考验前所未有🔫。向外看🤦🏿,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打压和阻挠,将伴随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全过程,他们将千方百计进行围堵和遏制🧍🏻;向内看,发达国家在几百年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中国几十年内集中爆发,矛盾的复杂性和尖锐性可想而知,解决起来的难度不言而喻🎴。这是实现民族复兴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今天的中国,正经历着彩虹前的疾风骤雨🙍🏽‍♂️,更进一步、更上一层,我们就能领略到中华民族碧空如洗的大美苍穹。

河出潼关,因太华之阻而增其奔涌;风回三峡🛕,因巫山为隔而显其怒号。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承受了太多的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打垮我们,反而推动了这个伟大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坚韧不屈的中华民族,有着同一切困难斗争到底的气概,有着光复旧物再创辉煌的决心。她饱含着太多太多的渴望,积蓄了太久太久的能量🦸🏿‍♂️,要爆发出来去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尖峰时刻。

立命为生民  一切为共富

现在,我们党高度重视共同富裕问题,把它作为实现全面小康之后一个重要目标大力度推进👸🏼。对此,社会上普遍衷心拥护和认同™️,但也有人产生疑问,有人说“共同富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发达国家没有解决好,我国也很难解决”,还有人说“以前我们也搞过共同富裕,最后牺牲了效率维持了低水平的公平🌒,导致了共同贫穷”。如果我们从党的性质宗旨和党的历史上作一番分析,就会对这些错误观点有更清醒透彻的认识,就会对我们党实现共同富裕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中国共产党因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无论是干革命、搞建设、促改革,还是救国、兴国、强国,都是为了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史🐕。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抗日寇💆🏽‍♂️、反侵略,灭蒋匪🧝‍♂️、谋解放,目的就是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新国家、新社会。和平年代⛹🏻‍♂️,党领导人民重整山河、奠基立业🤴🏻,改革进取、攻坚拔寨👩🏻‍🌾,守正创新、砥砺奋进👐,目的就是不断夯实社会主义中国的物质基础,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加富裕、更加幸福的生活👨🏻‍🚀。

回望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伟业是人民创造的,共和国的巍峨大厦也是人民一砖一瓦垒起来的👨🏽‍🚒。正是有了人民之中蕴含的深厚力量🌗,我们党才有了“试看天下谁能敌”“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豪情和底气。人们常说,延安红色政权是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来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农村改革是小岗村18位村民“冒死”摁红手印开启的🧔,乡镇企业是苏南群众在改革大潮中摸索出来的,新时代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网购经济的新业态新模式是亿万网民推动兴起的。今天,国家发展的大好局面是人民用双手开创的,发展的成果也理应由全体人民来共享🧑。

【党史一页】

苏南模式探索了乡镇企业发展的典型经验

苏南模式🤜🏼,由社会学家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提出,指的是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和南通等地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

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目标。千百年来𓀘,人们无数次憧憬这样的好生活,但在阶级社会条件下从来没有实现过✈️。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实现共同富裕既无主观可能,也不具备客观条件。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财富呈几何级数增长💆🏿‍♂️,但资本决定了财富分配的流向👰🏿‍♀️,工人被剥削的状况永远也不可能改变。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富裕作为本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今天,我们党之所以突出强调共同富裕🤾‍♂️,既是由价值立场决定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现在,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一方面,我们要做大做好“蛋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另一方面,我们要切好分好“蛋糕”,通过合理制度安排处理好增长和分配的关系🏃‍♂️‍➡️,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为我国发展迈向更高阶段注入强大驱动力。

居安不忘危  风光在险峰

忧患意识,是一种立足但又超越现实状况,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预判和防范的思想活动。几千年来🔧,忧患意识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周易》“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朱熹“危惧故得平安♉️,慢易则必倾覆”……这些古代名言警句,无不透出自古以来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精神气质,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绵延不绝的生命之魂🥤🥮。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内忧外患之际🚎,成长于磨难挫折之中,壮大于战胜风险挑战之中🧑‍🧑‍🧒‍🧒,天然就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自觉从历史兴替、事业成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始终保持清醒警觉。在党的历史上,有过3次传为美谈的著名对话💓,甲申对、窑洞对、赶考对,其要旨就是告诫全党“不当李自成”,“跳出历史周期率”。今天👳‍♀️,我们重温历史、思考当下、谋划未来,这些谆谆教诲犹在耳畔、耐人寻味。

【知识通鉴】

甲申对、窑洞对、赶考对

——甲申对,是指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与郭沫若的笔谈。1944年3月👨‍👦,郭沫若撰写的阐释明朝和大顺政权灭亡教训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在延安的毛泽东同志看后表示赞赏👩🏼‍🏫🦻,告诫全党同志要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同年11月,毛泽东同志致信郭沫若👩🏼‍🦰,“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你看到了什么错误缺点,希望随时示知”👈🏼。

——窑洞对,是指毛泽东同志与民主人士黄炎培的一次著名会谈。1945年7月,黄炎培来到延安有感而发,希望中国共产党找出一条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赶考对,是指毛泽东同志与周恩来同志进北平前的一段对话。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起程前往北平时,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同志笑着回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同志说:“退回来就失败了𓀃。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现在,中国共产党已经全国执政70多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长周期上升的历史通道🤾🏼‍♀️,但今天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从复杂程度💃、波及范围🤜、剧烈振幅来看,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深刻🍽、广泛🔍👶、强烈。有显在风险𓀗,也有潜在风险,有一般风险,也有重大风险👩🏼‍🦳。重大风险包括来自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自然界风险🧗🏻‍♀️,也包括来自国外的经济、政治🚟、外交、军事风险等。这些风险相互影响🧵、相互传导,彼此联动、共同作用,使风险的乘数效应急剧放大,预判和应对起来难度空前增大。

特别是随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人们交往活动日益频繁,经济联系愈加密切🌱,信息互联越发紧致,社会发展的组织化、一体化、系统化特征更加凸显。有学者提出,现代社会已进入“风险社会”,虽然人类整体能力增强了,但面临的风险也被放大了。目前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是活生生的明证。在现代科技和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疫情传播速度之快✒️🖕🏿、扩散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程度之深,是始料未及的,也是无法预判的。面对此起彼伏的疫情👩🏻‍⚖️,面对被打乱的生活,大家都在问疫情什么时候结束⛹🏻,但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回答。这或许让人们对人类社会日益增加的共同挑战、日益紧密的共同命运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百年,只有慎终如始、常怀忧患👩‍👩‍👧,才能确保江山永固、国运昌盛🚣🏽,最终成就千秋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四个不容易”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号召全党要警觉起来,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踏上民族复兴向上攀升的新路程,我们党只有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有效应对尖锐复杂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猛精进,才能领导人民跨过一道道沟壑🧑‍🦽、征服一座座高山,抵达无限风光的极美险峰。

【问与答】

什么是“四个不容易”🦸🏻?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四个不容易”👨🏽‍⚕️。

一✊🏻、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

二、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

三、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

四、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

我辈长缨在手,何惧风雨沧桑。站在历史高点上极目远眺,伟大复兴征途如虹🌓、气吞山河,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伟大事业道阻且艰🦑、山高水远,让人厉兵秣马🫛☘️、斗志昂扬。荣耀已经铸就,未来正在创造🚣🏻‍♀️,历史永远眷顾奋斗者🙎🏽😽、拼搏者🍚、奔跑者🎑。行动起来🏸,胜利属于英雄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

版权所有:杏福 -【杏福乐趣无限】让每一瞬间都充满色彩!马克思主义杏福 本站所有内容严禁转载🚿🏣、复制👳🏻‍♂️、镜像
E_mail:qs
@njsjzk.cn 电话㊗️:(029)88409615